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议

在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登)

2010-11-19 15:12:54 浏览:() 字号:

        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李世恺

(2009年11月13日,江苏张家港)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张家港市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对现场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参加现场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建建设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江苏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备〔2001〕28号),明确了实践基地建设意义,总体规划,组织机构,以及经费筹措、活动安排等保障措施;2005年省教育厅专门在无锡市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召开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现场会,总结交流建设经验,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苏教备〔2005〕2号),进一步明确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和加快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我省已有30多个县(市、区)建成了较大规模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年接待近10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一、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明确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功能和定位

一是注重典型引路。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从一些县(市、区)开始的,南通如东、南京行知、苏州实小等地的教育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们运用崭新的素质教育理念,整合利用原有教育资源,配置活动需要的设施设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省教育厅及时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明确了全省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原则要求,通过下发文件、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步推广这项工作,使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逐步成为我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

二是坚持政策指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实践育人的独特作用。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开设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是第8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也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有效载体。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对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寓德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习惯、坚韧不拔意志、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三是明晰功能定位。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宗旨是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决定了它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中小学生学习社会、学习人民的第二课堂;是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的实践基地;是组织、引导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活跃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乐园;是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新平台,新抓手。

二、因地制宜、分层推进,明确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原则要求

在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稳步有序地推动这项工作。

一是分层次制定目标。2001年,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我省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目标和任务;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中进一步得到明确。即到“十一五”末,苏南地区80%、苏中60%以上和苏北50%以上的有条件的县(市),要在大市的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成1个富有地方特色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以充分满足各地和学校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到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间经济条件差异,在建设规模、完成时间等方面因地制宜,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苏北、苏中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市、县由于加大工作力度,已完成或正在完成实践基地建设目标。

二是坚持原则不动摇。在指导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地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苏南地区以建设投入资金较大的科普类、军事类、游艺类为主;苏北地区以就地取材的园艺类、劳技类、文体类为主。其次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因地(校)制宜建设实践基地,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第三是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市、县分别统筹全市、全县(市、区)范围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第四是坚持勤俭办一切事原则。不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能依托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修建的就不要再新建,能经过维修使用的设备设施就不一定再重新购买添置。我们觉得,实践基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不求豪华一流,只要讲求实效、满足学生需要、满足学校要求就行。特别是不能因为建基地,向家长、学生、学校乱集资,这作为一条铁的纪律要求各地坚持执行。

三是坚持整合优化。各地在省教育厅总的建设原则指导下,近几年加大了整合优化资源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重新定位、优化布局、更新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把当地的劳动实践基地、勤工俭学基地、德育基地、校外活动场所、科技示范园区等各种场馆的教育资源、职业学校资源、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源等实行优化整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和项目,全面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品牌,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充分发挥了这些资源的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注重实效、加快推进,不断创新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式方法

我省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紧紧围绕服务素质教育的宗旨,突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狠抓关键环节,创新方式方法,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加快建设步伐,建成了一批规模适度、具有地方特色、代表江苏教育品牌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

一是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实践基地的设施建设。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自筹资金为主,以政府奖补、勤工俭学收入、服务性收费、市场运作投资、资源整合经营性收入等为补充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如南京行知基地先期投资700多万元专项建设资金、无锡宜兴基地先期投资1300万元、苏州张家港基地先期投资7000万元,南通如东基地先期投资2500万元,使实践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引起省、市政府和文明办高度重视,加大建设资金投入,使基地规模逐步扩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其他如淮安盱眙、连云港市连云区、盐城东台、扬州江都等地的基地都是自筹建设资金,逐步将基地建大建强。省教育厅也安排了部分专项资金,对建设较好的基地进行奖励;各地还从勤工俭学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经费支持这项工作。在自筹资金建设的同时,各地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划拨、租赁、购买等多种方式解决实践基地的土地问题,不断扩大和完善实践基地的用地及资源,使这项惠及千万学生的社会事业顺利发展。

二是突出基地教育功能,加强实践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中,我们要求各地加强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将基地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从学校选派具有较好专业素养并有一定特长的教师担任或兼任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建设一批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南京行知基地面向社会招聘14名师范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苏州张家港基地聘任32位本科以上专职教师,盐城建湖基地选配了18名“双师”型、“复合型”专业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等等,使实践基地教师队伍一开始就建立在高起点上;同时,各基地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组织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前往上海、浙江、山东、重庆等省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各市、各实践基地间也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了较稳定的交流机制;省、市勤工俭学部门也适时、有计划地组织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指导水平;各实践基地还妥善解决好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实践基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服务素质教育的能力。

三是面向学生主体,精心设计实践基地的活动内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我们要求各地的实践活动要有别于课堂教学,强调实践第一、体验育人,要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地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设计和安排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山、水、江、海等环境特色和地域文化,将人文特色、自然特色融入设施和活动项目中,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接纳地方文化的熏陶。如张家港基地活动设计突出“三特色”、“六类别”,无锡宜兴、连云港连云区、南通如东等基地凸显山、海特色,南京行知、盐城建湖、东台、扬州邗江等基地则立足“三农”、关注“三农”,南京下关、无锡江阴、苏州吴江等基地以“军训”活动为龙头……这些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参加活动的学生,人人动手,共同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加强领导、重在落实,不断落实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和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将其列入各级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帮助实践基地解决土地、资金、用电、用水、师资建设等重大政策问题,推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向前发展。

一是明确职责和分工。我们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主管部门,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原则上是实践基地建设的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市、县教育局都有一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并明确专门的处室和人员主抓这项工作。各地的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履行管理协调和指导的职能,积极争取其他处室配合和支持,强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了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二是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我们要求各地认真落实教育部规定的“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不少于30天”要求,明确具体的活动内容、项目等,统一安排时间到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校也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结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适时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必要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保证了实践基地活动的正常开展。无锡市教育局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学校组织高二学生前往宜兴基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扬州江都、邗江等市(区)教育局也每年专门制定学生参加实践基地活动的计划并认真落实。

三是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首先是利用好自身的教育资源,我省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了部分学科教师的富余和校舍、校产的闲置,我省一些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将富余教师根据需要调整为实践基地的师资或管理人员,将闲置校产、校舍作为建设实践基地的场所,提高了这部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我省盐城市射阳、阜宁、东台、扬州邗江、镇江丹阳等地还依托当地的职业学校建设实践基地,既节约了基地建设的资金,又利用职校设施设备增加了基地的活动内容。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是搞好基地建设的又一方式方法,我省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各基地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张家港基地在市委市政府组织协调下,由市地震局、环保局等15个单位出资在基地建设了15个主题教育馆;无锡宜兴、淮安盱眙等地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基地;南京、徐州、南通、连云港等地的实践基地也都很好地利用了社会教育资源,花小钱、办大事,拓展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渠道。

四是协调解决活动收费有关问题。在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求各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要求各地积极主动协调好财政、物价等部门的关系,争取财政、物价等部门的支持,出台政策,科学合理地解决基地的活动收费问题,这样既可以规范基地的收费,避免乱收费,又可以解决基地的运作经费问题,保障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盐城市在这方面工作突出,经过多方努力,大市及所属县(市)均由物价部门出台了学生社会活动实践费收费标准,南通、连云港、扬州等市的县(市)也出台了相应文件,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运转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在解决收费问题的同时,各地还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费用实行减免或补助,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实践活动。

五、坚持实践基地建设的计时性和实效性

我省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突出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突出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突出实践基地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了实践基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综合作用,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一是注重教育性。我省各地将“教育性”贯穿于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一是活动内容设计上体现了教育性,所有活动项目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生存能力”设计和安排。二是活动过程、组织形式体现教育性,各地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一些基地采取了准军事化管理方式,让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是突出实践性。我省将实践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坚持“实践育人”,安排的所有活动都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有别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活动的主动参与中、在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中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普遍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频度、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的密度以及适当增加了学生体力劳动的强度。通过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体感受、感知、感悟,实施体验教育、情景教育,在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渗透趣味性。各地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努力做到活动趣味化,趣味活动化。多米诺骨牌、陶艺制作、火箭制作与发射、动力航模等活动将趣味性、科学性、文化性有机融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生存能力、科学意识和冒险精神。张家港基地的主题教育馆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有趣的实践活动增添了学生活动兴趣,使学生来了还想再来,在实践基地这块乐土上流连忘返。

四是体现服务性。我们一直将实践基地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将为学生服务作为实践基地的宗旨。对学生的收费坚持“保本、优惠”的原则,收费主要用于维持实践基地正常运行,而不作为基地唯一的经济来源;基地大都通过其他勤工俭学项目创收,反哺基地。各地、学校、实践基地还认真制订并落实对贫困生的减免政策,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实践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维护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五是确保安全性。在实践基地活动中我们要求注意三大安全:即交通安全、食宿安全和活动安全。各基地将安全工作作为实践基地管理和使用的首要前提,首先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组织到实践基地之前和到实践基地活动的第一天,各学校和实践基地管理单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是严禁学生参加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冒险活动,对于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活动坚决不开展;第三是加强对各项活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经常性检查;一些范围大、较为偏僻、开放的实践基地还建立了夜间值班和巡逻制度,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第四是确保学生往返实践基地的交通安全,学生参加实践基地的活动基本上都由当地公交部门负责接送,教育部门或学校与他们签订相应的安全保障责任书,并监督检查到位。所有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实践基地的安全运作和活动的更好开展,到目前为止,我省实践基地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我省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我省1000多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江苏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我们将在教育部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奋力开拓,求实创新,加快推进我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江苏基础教育、为我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