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纵横码之窗课题管理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的研究实验报告

2010-12-29 15:54:36 浏览:() 字号: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的研究年度实验报告

 

 

    位: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执 笔 人:吴东杰   

电子邮箱: wu_dongjie@126.com  

    机: 13485152078

            

 

 

全文摘要:

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师生都在课题的研究和进行中进步着,成长着。我们认真开展纵横码校本研修,大力提升研究者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技能,加强信息化课堂教学研讨,营造信息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积极探究纵横码应用于课堂教学对师生互动的有效促进,构建评价体系,初步实现纵横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    小学生    信息综合运用

引言

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振兴教育的必然趋势。“信息”与“读、写、算”一起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基础学力的四大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一场智能的革命,将对当今的教学领域和学习领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将有效地推动中小学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诸方面的改革,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教育的创新。

一、基本情况和实验准备

1、确立的子课题项目名称为: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的研究

2、成立课题小组

组长:陈旭宇

成员:吴东杰、邱  元、陆小飞、许学工、孙启春、吴钒、戴文霞等

成员包括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艺术老师

2、确立参与的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

四、六年级各二十名对比学生

3、实验的设备投入:

纵横输入法校本教材和看图作文校本教程  纵横码训练机房   四、六年级学生

4、配套方案:

制定了详细的课题中长期规划和分阶段目标和任务。

 

 

二、实验过程:

按照总课题组的统一要求和我校课题组的计划,半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纵横码、使用纵横码、催进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1.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和文献检索,明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国内外的研究背景

在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我们每个人研究人员都通过文献检索对纵横码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持续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

2.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升研究者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技能

我们编印了一些课题研究必读文选,同时还狠下功夫以视频课例研讨、小组对话研讨等形式开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校本研修,让我们研究者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技能共同进步,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一手资料。我们在研究课题的前期,首先注重了对研究人员自身的进步和升华。

3、打造信息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由于我们在纵横码训练及研究方面表现突出,我校顺利通过省勤工俭学与教育装备中心的现场考察,被江苏省教育厅和香港苏浙同乡会批准为江苏首批纵横汉字输入法学习推广学校。我们建立了纵横码训练机房,编写了纵横码校本教材。学校参加省和全国纵横码大赛获奖的选手被做成大幅照片悬挂校门边,并为这些学生做成多幅大幅展板在学校进行展览宣传,有力催进了纵横码在我们的普及和发展。我们不仅抓好纵横码的基础培训,我们更注重拔尖,我们训练练了一批优秀的选手。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校内外的各种信息,体验、感受信息的无所不在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而主动地吸收信息、选择信息,进而创造性地加工和利用信息。在纵横码的学习和训练中,我们注重了综合化、生活化、儿童化,有趣有用是我们的原则和宗旨。我们组织学生在积极的实践探索中,提高对身边信息的关注程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我们不仅打造了信息化的校园氛围,中小学电脑报、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南通教育网、海安教育网、苏州电视台等都曾对我校纵横码方面的成绩进行过专题报道,有效的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和对纵横码的吸引力。

4.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渗透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组织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把基于信息综合运用能力教育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模式框架,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在课堂中,我们以纵横输入法为工具,让熟练快捷的输入法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纵横驰骋的翅膀。教学中,我们注重使用网络,我们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使用专题学习网站,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留言板我们注重生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在这种交互中,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了学生对纵横码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

所谓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获取、选择、加工、创造、交流信息的过程中,逐步生成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同步和谐的发展。以对教学案例的描述、反思和归纳为基础,基于我校学生的具体学情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法要求,我们尝试进行了如下几个不同学科、类型的渗透模式: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模式 

其主要教学结构为:明确任务——指导探究——自主练习——交流评价。本模式对小学生缺乏信息知识的学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获取信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尽量采用与学生生活和现实背景密切联系的任务作为教学素材,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② 小学数学课的自主探究模式 

其主要的教学结构为:问题情境——搜集信息——加工处理(验证、归纳、反思等)——交流评价,本模式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要让学生经历思考搜集信息的方向、方法、途径的过程,并使学生在对相关的信息(包括动手实践、上网、调查等途径获取的)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其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合作观念等得到生长和发展,逐步形成一定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和数学素养;研究中我们初步积累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点滴经验:

A.适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如果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B.挖掘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网络的广泛使用促使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方式。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

C.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建构。

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的重新建构。

③ 小学语文课的“大阅读”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信息综合运用能力。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源,积累与本课学习有关的信息,课上则指导学生在教师制作的网页、CAI等信息载体上充分占有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对各种信息在选择、甄别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深加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体验和感悟。具体阐述如下:

A、课前查找资料,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

此外,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使其更加自信,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B、课中运用资料,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本领

获取信息不是终极目标,信息资源应当成为学生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的认知工具。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个环节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读懂自己的信息资料,围绕若干个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在信息来源中通过阅读、观察、聆听、触摸等方式来感受信息、筛选出有关信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处理信息的妙用,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C、课后整合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信息加工论的观点,信息的整理指的是对信息的组织和处理。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将搜集来的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兴趣,把关键的信息资料整合成有序、合理、美观的文字材料,如手抄报、读书笔记等。独具特色的 “窗报”是我校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一个展示。

④ 小学艺术课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本模式基于网络环境而构建,其基本结构为提出问题——网上阅读——合作交流——探究加工。问题必须是块状的,以引导学生通过占有信息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预先制作成网页,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创造性加工信息的中心环节,要针对农村小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经验的特点,事前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探究加工是对合作交流成果的个性化处理,一般要求学生写成简短的文字,或者进行口头交流。

透析以上四个模式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基础,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关键,而多元化的评价是保证,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技能是手段,这四个要素在信息综合运用能力教育中是缺一不可的。

5、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能运用信息技术,在学中创、创中学,为信息社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①基本形成良好的查阅信息的习惯

学生由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对于学科课程的有关信息基本能主动收集,主动制作精美的信息本,养成较好的课外阅读以及在课前预习时逐步了解掌握信息的习惯,可以利用信息载体查找有关课程学习中需求的信息,主动性、求异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②提高了学生群体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全校学生都能利用搜索引擎、网站、教学资源库等搜寻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能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进行分析、思考和再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还学会了通过E-mail、网校的讨论区、网上论坛进行合作交流。由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频繁使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得的技能有了用武之地,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显著提高。例如在纵横码学习中,我校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08年全国纵横码大赛中,我校8名学生代表江苏省小学组参赛,获团体第一名,六人破全国记录;今年夏,在广州举行2009年综合活动现场三项技能交流竞赛中,我校三名选手均荣获“纵横数字化学习能手”一等奖。半年来,在电子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等活动竞赛中,又有数十名学生获全国、省、市等级奖。

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尤其在信息手段运用于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友好合作,能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等。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诸多学生的各类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形成了良性循环,从学到创,从创到学,不断提升。

6、积极配合和完成总课题组、江苏省课题组及上级组织的各项工作。

作为一个子课题,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同时,我们随时按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积极完成总课题组和江苏省课题组及上级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和工作。

1.参加了20097月我校师生一行六人参加了在广州举行2009年综合活动。三名学生均获得一等奖,吴东杰老师的教学设计获A级,纵横码专题学习网站获优秀奖,我校被授予“探索实验先行示范学校”的称号。

2.20098月,我校参与的子课题被评为A类。

3.20098月,我校参加了南通市纵横码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200910月,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来我校专门调研使用纵横码进行看图作文习作,倪教授查看了过程性资料并进行现场查看和指导,对我校的纵横码开展工作高度评价。

5.200911月,我校师生四人应总课题邀请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全国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我校学生为现场老师进行了纵横码三项技能的演示。

6.20098月—12月,我校吴东杰老师赴江苏省灌云县杨集镇中小小学支教,在该校培养了一批纵横码小选手,并带动一批老师学习和使用纵横码。

7.20105月,我校参加市纵横码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8.20106月,参加全国小学生网络竞赛培训。

7、稳步推进了学校的纵横码培训和拔尖工作

在深入开展课题的同时,我们稳步推进了学校的纵横码培训和拔尖工作。纵横码兴趣小组活动已是我校特色活动之一,并且是一项常规性活动。学生的纵横码竞技水平从2006年一直在南通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我们不仅自身发展,同时对全县和外县市的学生进行了辐射。

  实验分析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整合” “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已成为该课题的实验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课题实验促进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纵横码在小学校本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能克服师生因输入法的羁绊而对计算机望而生畏的心理。二是课题实验促进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优化。纵横汉字输入编码吻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体的特点,便于瞬时记忆和时间记忆,同时无形中起到了规范汉字的作用,更能使学生在识字中学到更多的词语、句子,这样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三是课题实验促进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优化。通过纵横码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还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益处。

我们从人文性、多元性、综合性、发展性这四个方面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我们发现实验的这部分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的言语表达能力、信息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他们中不少学生的写作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09年夏全国综合活动中毛佳文同学的看图作文在15分钟的时间内作文字数超过一千,且文章流畅语句优美。课题研究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更广的兴趣和热爱,有的学生由此喜欢上了电子绘画,有的学生由此喜欢上了动画制作,以计算机为工具,在实验选手中衍生了一批信息技术小能手,他们中几十人次在省市及全国获奖,学生参加活动有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绘画大赛、南通市小巧手比赛等。

我们做过横向对比,50名实验班学生的作文均分比非实验班学生多出9.6分。阅读题中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题目和成绩,实验班学生比非实验班学生高出12.5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学识特点设置了分析方法和分析条目。从毅力和韧性方面看,我们发现,纵横码竞技型的选手明显优于非实验学生和普通纵横码练习学生。

我校六名学生(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各三名),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纵横汉字信息化学习”课题专项测试,进行了汉字和作文速度测试、汉字输入码认知加工实验、专注力问卷测验、认知风格问卷测验、语文综合试卷测验等,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优于非实验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林小萍秘书长和华东师大李宁博士的赞许。李宁博士随后又跟踪测试了我校二十多名实验班学生,对实验班学生的良好表现大加赞扬。在今年10月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对我校纵横码实验班学生的看图作文进行调研活动中,对我校学生在使用纵横码作文的突出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实验小结

与当初的计划目标对照,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

我们努力打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四种渗透模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能运用信息技术,在学中创、创中学,为信息社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发展——能运用信息技术,在教中创、创中教,为教师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就精心制定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有序、规范、创造性地推进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领导、县市教育装备部门和江苏省勤工俭学与教育装备管理中心都给予了指导、帮助和支持。江苏省勤工俭学与教育装备管理中心领导数次到我校考察指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纵横码训练充分肯定,唐国强书记高度赞扬我校已经把纵横码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学习、推广。

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一只能懂、会谈、要思的课题研究小组。利用课题的开展,我们直面课堂,我们重点加强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研讨,打造了信息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我们和学生的努力,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和挑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意识到新的信息对于自己的发展重要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纵横码作为工具,网上交流、网上检索、网上学习,他们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是非实验班学生望尘莫及的。通过课题的持续进行,使我们的学生初步具有了信息综合运用能力,会根据自己具体的需要和目的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储存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均衡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发展。我们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提高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策略以及相关的实践模式以及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策略。让我们很欣慰的是该课题的研究效用正在逐步延伸、延续。纵横码已经成为我校的一种象征、一个品牌。

我们课题的名称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小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的研究”,回望昨天,我们感到欣慰,感到充实,感到喜悦,面对更多的期望,我们感到压力,眺望希望的明天,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在后面的研究工作中,不断校正我们的研究方向,潜心研究,紧贴总课题的精神和宗旨,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布置和要求,努力使课题研究跟我们的教学工作联系得更密切,更易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成长,更有效地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附件下载:

“三项技能”的检测量化报告表.doc

实验班学生“三项技能”的检测量化报告表(附件2).doc

实验教师或学生作品论文获奖发表记录表.doc